2025年1月22日 《毛泽东选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读后感 (一)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二七年三月发表。

一九二七年是一个特殊年份,特殊到要按月逐月、结合前年来看发生的事情:
1926年,毛泽东担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同年9月第六届讲习所学员结业。
1927年,毛泽东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
同年1月4日起,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三十二天内走了七百公里,
同年2月,毛泽东根据考察结果写就《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同年3月,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课,
同年3月10日至17日,毛泽东出席国民党第二届三中全会
同年3月30日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组成,毛泽东任常委兼任组织部长
同年4月,国民党决定毛泽东等5人组成土地委员会,毛泽东等3人成为农民运动讲习所常委
同年4月,“宁汉分裂”
同年4月27日至5月9日,毛泽东参加中共五大,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同年6月24日,毛泽东成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
同年8月,八七会议于汉口秘密举行,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
同年8月9日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1. 文章开头的背景说明提到 “毛泽东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为了这个目的,毛泽东到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并写了这一篇报告”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做《论联合政府》报告,其中提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其中,考察(后可称调查研究)一方面正面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另一方面从侧面强调了与群众紧密的联系,这是很毛泽东的风格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 “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 “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每个中国人对于这三项都有选择的自由,不过时局将强迫你迅速地选择罢了。”

      可见当时毛泽东已经(通过详细的调查)预见了运动的启势,并作出了明确的判断。

 

3. “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这是好得很。”  …… “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⑶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站到反革命立场上去了。”

      既然文章的主要目标是为了答复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毛泽东选择的是直接挑明了说,直接说出国民革命的不足和农民运动的“好得很”,完全不是“糟得很”

 

4. “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很关键的观点,乍听会很奇怪,矫枉过正是贬义词,但这里说必须过正,一、可见这也是实践得出的道理,农民在灌溉田地的时候,俗话说要“浇透”,不“浇透”相当于白浇水,是实践经验反馈到理论。 二、 从理论角度看,事物都有惯性和惰性,如果矫枉不过正,那么随着惯性和惰性,就会滑落变得“不正”,所以,为了正而必须过正。三、当然,过正会引发很多问题,尤其是过正后原有的惯性和惰性拉不回来了怎么办?从左倾变为右倾,或从右倾变为左倾都是不好的。

   另外这句话附近还有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也是很熟悉。

 

5. “贫农领袖百人中八十五人都变得很好,很能干,很努力。只有百分之十五,尚有些不良习惯。这只能叫做“少数不良分子”,决不能跟着土豪劣绅的口白,笼统地骂“痞子”。要解决这“少数不良分子”的问题,也只能在农会整顿纪律的口号之下,对群众做宣传,对他们本人进行训练,把农会的纪律整好,决不能随便派兵捉人,损害贫农阶级的威信,助长土豪劣绅的气势。”

      这里有很明确的群众路线的思路,邓小平在一九四八年六月六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中提到 “……忘记了毛主席“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85〕的策略原则指示,忘记了抗日时期的宝贵经验……”,这里就是争取多数的典型场景了。

 

6. “中国的男子,普通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即:(一)由一国、一省、一县以至一乡的国家系统(政权);(二)由宗祠、支祠以至家长的家族系统(族权);(三)由阎罗天子、城隍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之为鬼神系统(神权)。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以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夫权)。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这里的分析很深刻和准确,即使。。不用我多吹了,外网上自有大儒为此辩经。

 

7. “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

      这段话是提到女权(对,原文是妇女抬头)和去除封建迷信的部份,原文对“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注释是:“这句话引自《孟子·尽心上》,大意是说善于教人射箭的人,引满了弓,却不射出去,只摆着跃跃欲动的姿势。毛泽东在这里是借来比喻共产党人应当善于教育和启发农民,使农民自觉地去破除迷信和其他不良的风俗习惯,而不是不顾农民的觉悟程度,靠发号施令代替农民去破除。”

 

未完待续

此条目发表在唠叨, 读书分类目录,贴了, 标签。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