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5日 文摘

    写在开头: 有关古罗马的哲学家斐洛,以及古希腊与系希拉里交融期的两希文明。

    《论凝思的生活》里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在这样一个充满巨变的时代里,这样一个人们更关心自己的幸福,宁静,命运,个性,自由等等的时代里,当初那个时代的哲学会不会令人感到更多的共鸣?” (节选有删改)

——-

    Philo,De Specialibus Legibus III. 1—6

    我曾经有闲暇沉思哲学,凝思宇宙及其内部世界,在我全神贯注地领略它那全部的美、愉悦和真正的福分时,在我持续地生活于与神圣的话语和真理的交流之时,我内心无比喜乐,永不厌足。我没有任何卑下的念头,也不为追求声名荣华或身体舒适而折腰,相反,我的灵魂因为神的某种启示而总是志存高远,与日月星辰、诸天和宇宙结为伴侣。啊,接着就从上界向下凝看,指引理智之眼(the minds eye)俯视尘圜,就好像从某个制高点检视凡俗之物的所有方面,深为自己籍着首要力量(main force)之助而逃脱必死生命的灾难而自谓有福。

    然而,致命的是非、善的恨恶者的嫉妒就潜伏在我的身旁,它突如其来地落在我的头上,不停地竭力拉拢我,直至将我推入忧心的公民事务之海,我至今仍挣扎在这漩涡之中,甚至无法浮出水面。

    尽管抱怨我自己所遭受的命运,然而我努力振作起来,抒解心头的苦痛,因为我一直保持着自幼就根植于灵魂中的教育的渴望,它时时怜惜并同情于我。靠着它,我有时能抬起头来,借助于灵魂的眼镜——尽管由于关心外部事务,其清晰的视像已变得模糊——我还是能够随己所愿改变方向,环顾四周,吮吸纯洁无瑕的生命之气。

    如果我有意外的片刻的安宁,得以摆脱公民事务的骚扰,我顷刻间就会像长了翅膀,张开双翼,掠过波涛,破云驾雾,尽情享受那常与我结伴同行共度光阴的知识之微风的吹拂,就像是从一个严师手下逃学的儿童,可以有片刻的时间忘却那从四面八方如急流而来包围着我的人和事。

    还有,我须向神献上感谢,是他使我在被淹没的情况中没有一沉到底。在我陷入绝望,以为失去了视力这一令人欣慰的希望之时,依然能够感受智慧的光照,不至于终生身陷黑暗。

发表在 无法分类, 许愿墙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关键对话》【2】第二章 掌握与控制

 

        所有的界限都是常规,等待着被超越。

        一个人可以超越任何常规,只要这个人能首先想到要这么做。

                                                                                                                 —— 《云图》  

[audio:http://storage.live.com/items/174EF12B785B7835!119?a.mp3|titles=云图六重奏]

《Crucial Conversations》[2] 【第二章 掌握与控制】

 

1.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生活中到处是关键时刻。

2. 人们能够在关键对话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有能力避免作出傻瓜式的选择。 

3. 他们既不选择说出实话伤害他人,也不因为顾面子或其他而保持沉默,他们的独特之处并不在于观点有多么高明,事实上,他们认为事情有第三种选择,并且娴熟的实现了它。 

 

4. 当我们开口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心中考虑的最关键的问题应该是:“我该怎么样做才能对他(她)百分之百的坦诚,同时又保证百分之百的尊重对方?” 

  注: 我有时候很好奇,似乎这个问题提出的很简单,但是究竟该如何找到答案?我何如才能尽所能的说出当时想表达的信息,却又让对方感觉我真正尊重她/他。 事实上作者在这里并没有说出答案,在第三章里,作者们提到需要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和新的出发点:对话时你究竟是只简单的想解决“麻烦制造者”,还是真正想要沟通?以我目前的经历来看,简单的想解决“麻烦制造者”的对话往往并不会真正解决问题,然而只会压抑住等待爆发的后果。但如果我们真正的寻找沟通的解决方法,是否真正应该表达出这么做的原因,因为我们牵挂,思念,担忧,这些内心真正的出发点在表达出后能否真正传递到对方? 作者们仅仅在这里写道要从心开始,明确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并且坚持下去,但是我想这还不是这个问题全部的答案。

 

5. 我们也许不会同意所有的看法,但是我们需要努力做出一些保证,使得对话处于安全氛围中,让双方都愿意向共享观点库中添加信息。因为,共享观点库是实现协同效应的前提。

6. 如果人们能够自如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能够在对话中交流各自的观点,那么,充实的共享观点库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们做出更好决策的能力。

7. 如果真的需要理性评估效益的话,相对于营造共享观点库所花费的时间,成功的关键对话可以获得更快的决策过程,更统一的集体观点,和更投入的决策执行,这些显然要比投入的成本大很多。

 

8. 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危险的时刻,对话人的观点南辕北辙,情绪不稳定,并且同时我们往往会表现得很糟糕。为了及时扭转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想办法解释和分享自己观点库中的内容,特别是有风险、敏感和争议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努力维持安全的对话环境,以帮助对方分享他们的观点库。

 

9.以上就是第二章了,掌握时刻发生的关键对话,控制的方法在于努力维持安全氛围,并且帮助推进观点库的有效传递。如果这时候需要首先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要切记明白自己的出发点,究竟是简单的低效“解决麻烦制造者”,还是认真的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果是后者的话,要记着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并且时刻提醒自己。 至于是否说出自己内心的根本,看下一章吧。

发表在 关键对话, 读书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2012年12月16日 马拉松

0

 

1.  周五,参加圣诞晚会的义卖活动,最后一共收获两万多的爱心捐款,加上之前网上募捐的两万,已经比去年多了很多了,大家都很高兴。

2.  周六,在家睡了半天,下午在外面和公司呆了一会,晚上写了个诗词分析的玩具,天有些冷。

3.  周日,六点多起来去公司,搭车去盐田参加20公里山地马拉松,十点多开跑,一点多跑回来,全程一共20公里的山路。

4. 回来以后,简单和导师Leader拍照留念,收拾坐车赶回南山区,赶上了四点半的海岸城电影。

 

———– 关于马拉松 —————–

5. 早听Jason说,人一般所能跑的极限,是你平时运动量的三倍左右。

6. 那天跑到第12公里后,我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极限了: 意识和体力都还有,但是身体已经是极限了,两条腿的膝盖,随着每次抬脚都会有抽搐的感觉。

7.  我不知道正确应对抽筋的方法是什么,关于岔气该如何应对倒是听过。之前在游泳中学会,抽筋了就尽量紧绷着肌肉,岔气的解决方法也不是停下来休息。

8.  于是我决定继续走下去,不停下来,另外也是因为我担心停下来就再也走不动了。

 

9.  走了一会儿以后,感觉脚好了一些,于是又开始跑,努力绷紧肌肉,调整姿势尽量不触发抽筋的现象。

10. 离重点还有4公里的时候,身体再一次报警了,小腿后侧的肌肉开始抽筋,这样每次我跑出去几步就要停下来,一来用走路压制抽筋的感觉,二来想一想怎么样才不会再抽筋。

11. 这样一路断断续续,居然还跑得不慢。

 

12. 下山后,回到市区,在距离重点还不到500米的地方,左脚彻底报销,整只脚都在失去控制,好几次停下来用力踩着地面才恢复正常的感觉。那时候我想,如果有人看到我现在的样子,是不是很明显一颠一跛的在走路呢?

13. 拖着报销的左脚,居然也在三小时以内回到了起点,用最新的词来形容,真是狂霸酷帅。。

 

———- 一些体会了 ———-

14.  出发的时候,因为明白自己的体力不比组里常运动的同事,而且已经决定要跑到最远了,所以我跑步的速度会刻意比身边的人慢。

15.  进入山区以后,就不是慢不慢的问题了,火辣的太阳是人们的第一个敌人,这时候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山坡上走,偶尔会跑一下。

16. 慢慢开始调整方法,把山路拆分成很多段,每一段我都会选择树荫最多的地方走,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感觉不会中暑吧。

17. 路过了好几次休息点,虽然很想停下来多喝点水,但是每次都是拿着就走,咬着牙不肯停下来多喝一些,因为担心停下来就再难启程了。

18. 后来的故事前面就说了,这样一直下去,体力和心智都保存的不错,唯一出现极限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岔气之后脚开始抽筋,而且我真是不知道怎么解决,于是就选择硬撑着回来了。

19. 最后一段路,意识也慢慢模糊了,只是铭记着自己要跑回去,一定要跑回去,路边的鼓励和声音也来不及看,只是默默估计着自己的节奏和剩下的身体该怎么使用。

20. 其实回来的路上有段时间,坚持跑下去的信念会非常的强烈,那时候我在想,倘若世界上有什么事情能够以信念改变,并且真正坚持到最后,我真的愿意证明,我可以做到。

 

明年就报全程吧,孩子。

发表在 未分类 | 2条评论

《关键对话》【1】前言,与第一章

而我,选择了人迹罕至之途。从那一刻起,一切差别已成定铸。

—— 《未曾走过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Crucial Conversations》[1]

引子: 

      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两本书,分别是《关键对话》与《关键冲突》。听说是比《影响力1/2》更值得推荐的书,连《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光头作者也为其作序推荐。总之,在读完了《关键对话》后,我开始读《关键冲突》,其后越来越觉得我应该早点把他们都读完。于是决定开始一点点把《关键对话》的内容做一份摘要,以此激励自己一直做下去,继续看两本书。如果勉强还有些心得体会的话,也会写在后面。

 

[前言]

1.  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人们能够学习有效掌握高风险对话大师的做法,企业的表现一定会因此出现巨大的改善。

2.  10年过去了,如果说现在和当年有什么不同的话,可以说唯一的不同是我们越来越确信这一论断的正确性了。

3.  还有一位勇敢的读者,甚至使用在关键对话培训学到的方法,在巴西把劫车的土匪说的弃枪从良。(汗)

 

[第一章]

1.  对话之所以关键,原因在于其结果会对你的生活质量照成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会出现持续性的积极或消极的变化。

2.  关键对话指的是两人或者多人之间的一种讨论,这种讨论具有三个特点:A. 高风险。 B. 不同观点。 C. 激烈情绪。 (辅助认识)

3.  人们面对关键对话,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我们逃避关键对话;我们面对关键对话,但是往往处理不当;我们面对关键对话,而且处理得当。

4.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时刻,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我们会表现的非常糟糕,我们会歇斯底里的叫喊,会畏惧退缩,会说一些让自己后悔的话。

     当对话变的最为关键时,我们往往会出现这些糟糕的表现,我们会下意识的采取人类面对危险时最原始的应对方式:暴力对抗或者转身而逃,而不是采取机智的说服和友善的关注来解决问题,由于受到激素的影响,你的大脑开始调整任务的优先级,而此时,我们的大脑中负责思维的部分却因为缺血而无法正常思考。

     换句话说,当面对充满挑战的关键对话时,你的智力水平跟一直恒河猴差不了多少。你的身体准备应对的是一只剑齿虎的攻击。

5.  正确的做法是,在这种突发的袭击的影响下,你必须随时随地作出高度复杂的人际互动行为。(令人感动的是,你需要面对棘手的问题,不依不饶的对手,高度缺血的大脑和 无法正常工作的思维。)

6.   更多时候,我们甚至连准备好的计划也无法正确实施:比方说,你已经准备好了要进行一场关键对话,甚至在大脑中反复演练了几遍,尽管如此,你还是有可能犯错,因为练习并不会带来完美,只有完美的练习才会带来完美

——保护视力的分割线——

 

7.  大部分时候,我们和大家一样,你会采取临场发挥的方法来应对问题。你会抓住对方的言论,形成某种情绪,然后在此基础上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行动。

8.  在大脑缺血思维混乱的情况下,我们选择应对关键对话的策略恰恰是最无法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策略,我们成了自己最可怕的敌人,对这一点又浑然未觉。

9.  我们经常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0.   一次失败的关键对话,其影响力不当事灾难性的,而且是深远持久的,我们的研究调查表明,凡是关系牢固的夫妻,稳定的职业,成功的企业或和睦的社区,无一不得益于这样一种相同的力量,即面对高风险,情绪化和充满争议的话题时公开探讨的能力。

11.  (最后,来摘要一下第一章的最后几段)

       有效的掌握关键对话技巧,对人们生活工作众多方面都有好处:

       娴熟应对关键对话的成功者,将更富有影响力,能明确表达充满争议甚至风险的观点,而且保证对方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在许多关键时刻,因为人们没有应对关键对话的技巧,面对违规或者异常情况,往往选择沉默和逃避,使得关键时刻演变成危机他人生命的时刻。例如,在调查中发现,关键时刻敢于指出手术医生所犯错误的护士比例不到8%。

        此外,关键对话在企业的运作效率,个人的人际关系,甚至个人健康方面都会有一定的间接帮助。

发表在 关键对话, 读书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2012-12-07 无题

有人说,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首先是一种幸运,其次才是不幸。

之后又说了什么,又会想起什么,又会再忘记什么。

 

 

automotivator 

发表在 唠叨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2012年11月22日 感恩节特别篇

1 Corinthians 13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Bible

圣经, 新约, 哥林多前书1, 第十三章

独立翻译,与书本有出入注意。

 

        倘若我能说千万人的方言,并学会天使的话语。

        即使这样我却没有爱,就像独自呜的锣,响的钹,只做空响。

        这样来看,倘若我有先知和论道的能力,也生而知之,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

        而且有充足的自信,让我可以移山填海。

        即使这样我却没有爱,我也什么都不是。

        假如我可以拯救世上所有穷人,又能够舍弃自己的身体,供不承认我的人焚烧。

        即使这样我却没有爱,我仍然什么也不是。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爱是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爱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先知和论道的能力,终有一天会归于乌有。说出口的千万方言,也终必停止,而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并且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所能预知的也有限。

        然而即使全知全能的那一刻来临,今天我们这样的意识却也将会消失。

        就像我们作为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也像孩子。

        当我们变的更成熟时,就把孩子的那些过往渐渐舍弃了。

        这就像如今某时,我们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身影却模糊不清一样。

 

        也许到那一刻,我们终于要与过去的自己面对面了。

        也许那时我们会理解,理解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

        在那一刹那里,我也仍然相信。

        世间人们所拥有的最美好的三样事物: 信念,希望和爱。

        在这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爱。

 

—————————————-

 

13:1  Though I speak with the tongues of men and of angels, and have not charity, I am become as sounding brass, or a tinkling cymbal.

13:2  And though I have the gift of prophecy, and understand all mysteries, and all knowledge; and though I have all faith, so that I could remove mountains, and have not charity, I am nothing.

13:3  And though I bestow all my goods to feed the poor, and though I give my body to be burned, and have not charity, it profiteth me nothing.

13:4 Charity suffereth long, and is kind; charity envieth not; charity vaunteth not itself, is not puffed up.

13:5 Doth not behave itself unseemly, seeketh not her own, is not easily provoked, thinketh no evil;

13:6  Rejoiceth not in iniquity, but rejoiceth in the truth;

13:7  Beareth all things, believeth all things, hopeth all things, endureth all things.

13:8  Charity never faileth: but whether there be prophecies, they shall fail; whether there be tongues, they shall cease; whether there be knowledge, it shall vanish away.

13:9  For we know in part, and we prophesy in part.

13:10  But when that which is perfect is come, then that which is in part shall be done away.

13:11  When I was a child, I spake as a child, I understood as a child, I thought as a child: but when I became a man, I put away childish things.

13:12  For now we see through a glass, darkly; but then face to face: now I know in part; but then shall I know even as also I am known.

13:13  And now abideth faith, hope, charity, these three; but the greatest of these is charity.

发表在 博客, 唠叨, 许愿墙 | 标签为 , , | 4条评论

新童话故事 [十] 风.终章

这篇文章送给Twilight童鞋,有时候跑得太快,很容易摔着的,注意安全。

还有Julia童鞋,新童话故事因你而起,也因你而结束,这样的结局,再好不过。

                                                                                 [一]

      

       就从秋天说起吧,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世界,人们喜欢把一切颠倒过来,他们会把心里的东西挂在脸上,把脸上的东西放到心里,他们喜欢说,“啊,昨天我….”, 其实他们只是想说,再听一听我说话吧。

       总之,在这个秋天里,气候也异常的不同,太阳灼热的燃烧着,即便是在海边,也很少感受到海风,因为风不是从海吹向陆地,是从陆地吹向海。海里的颜色也不一样,在北冰洋,飘荡着紫罗兰色的冰块,因为那里的海水是冷峻的紫,而在赤道圈,海水则是向日葵花瓣的杏黄色。这个世界里,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海洋就这么漂泊着,因为世界的规则变了的,所以海水只会在自己的颜色里漂流,离开了就会化成蒸汽,随着风不知道吹到哪里,再变成那里的海水。

       罗小明也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他喜欢收集不同颜色的海水,把它们装到玻璃瓶里封起来,就这样看着她们腾起蒸汽,再化为水珠。但是收集海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因为海水会觉得很无聊,所以难免会挪动一下位置,这时候如果有人能看到,就会看见在一望无垠的海洋上,腾起不同颜色的水的气泡,乘着海风吹到很远的海上,如果幸运的话,他们会重新变化回自己的颜色,如果失败了,他们会忘记自己的颜色。

      罗小明的家就在海边,在周末时他常常喜欢跟着渔船出海,和渔夫爽然的笑声不同,他身上经常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那是他带上的许多瓶子。他已经收集到了南海一个小岛上边稀有的常青藤绿,还有他小时候收集到的纯蓝色,他甚至还在海风中看到了紫罗兰的颜色,可是还没来得及用手抓住,她们就飞走了。

                                                                                [二]

      在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彻骨的寒冷就开始逐渐接近,这个世界的冬天也很奇怪:无论你穿上多厚的衣服,都会被冻的身体发冷,手指冰凉,曾经有考察过海洋气化的科学家说,这也不是气候的原因,人们不相信他。在寒冷的冬天里,大家养成了不同的习惯,有的人喜欢把自己锁在家里,盖上越来越厚的被毯,调大电热毯和暖气,等待冬天过去;有的人则喜欢忍受寒冷,行走在凛冬的街道上,他们的包里常常留着一件暖身的衣服,不是为了留给自己,是为了留给需要的人。

      在这样冬天里,人们会慢慢变的迟钝,超市和商场里的人不多,因为大家都变的不想说话了,寒风吹过的大街鲜有行人,路边的饭馆和咖啡屋似乎也没有多大生意,因为无论你怎么吃喝,都会感觉越来越冷。

      罗小明在冬天时,最喜欢守在家里的电视机旁,看着喜欢的电视节目,特别是介绍有颜色的海洋变化的海洋新闻。于此之外,他养着一盆草,每天给她浇水晒太阳,似乎这样的寒冷里,反而一棵草会变的更加坚强。冬天里大家都很少说话,罗小明也一样,没有看电视,也没有浇水的时候,他有时会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那里,等待时间的流逝和听着自己呼吸的声音,他很害怕。

继续阅读

发表在 无法分类, 许愿墙 | 标签为 | 2条评论

viva la vida

Thanks, ill try to forget you.

Alice

发表在 许愿墙 | 留下评论

密码保护:未来

这是一篇受密码保护的文章,您需要提供访问密码:

发表在 博客, 唠叨, 无法分类, 许愿墙 | 标签为 | 要查看留言请输入您的密码。

MySQL: ID in A not in B

碰上了大数据的问题,一个表上万,另一个上百万,虽然key_id加了索引,但是如果顺便写写的话,遍历百万级的表的时间也不是开玩笑的。

查了一些资料,可以这样解决:

SELECT * FROM a LEFT JOIN b ON a.id = b.aid WHERE b.aid IS NULL;

把小的表放在查询前,LEFT JOIN 链入大的表,这样已经是MySQL能做到的最好办法了吧,因为无论怎么样,遍历A+查询B的计算量是省不掉的。

另外有些童鞋会问,WHERE 指定 b.aid 是NULL,怎么用来查找呢,其实Where 这里指定的条件是 LEFT JOIN后的结果,也就是我们取 NOT IN b 的含义了。

参考:
[1]Stackoverflow
[2]hashmysql

发表在 SQL, 编程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